
只需做好两件事,从私域流量到超级用户
发布时间:2020-06-09 阅读:0 来源:未知
私域流量可谓最近2年国内最火的词了,基于私域流量也诞生了诸如完美日记这类新国货品牌,可以说,私域流量风头无两。
从本质上看,消费行业早就建设了自己的私域流量,只不过一般将之称为“会员体系(Loyalty Program)”、“会员卡(Membership Card)”而已。
可惜的是,国内零售商因为一些“历史原因”导致会员体系做的惨不忍睹,基本变成了“自己骗自己”的一个项目部门,最后除了被消费者薅羊毛以外――很多甚至烂到根本没人去薅羊毛――基本没有存在感。
可以说,私域流量是一种独特的会员体系,常常基于微信生态打造,毕竟微信在用户量方面统治市场。而在消费端又有淘宝、天猫、京东、拼多多这类超级平台聚合流量(所谓“公域流量”),所以就出现了如何把公域流量“撸”到自己的微信中,通过各种方法洗粉、换粉,进而找出优质客户,通过一层层的产品,让他们进行“升级”,慢慢转化为自己的铁粉,甚至“韭菜”。
无论怎么说,这种私域流量的经营逻辑都像极了零售学、营销学教科书中对会员体系的分析、介绍。而在会员体系中,最重要的就是找到“超级用户”――那些消费额特别好得用户。当然,如果你能让用户先掏一笔钱才能加入你的会员体系/私域流量,那么你找到得就是“超级会员”了。
所以我们不妨分为两个部分分析,第一部分,我们应该如何从私域流量的普通用户中挖掘超级用户;第二部分,我们如何让超级用户/超级会员真正发挥价值。
从私域流量到超级用户
超级用户/超级会员是非常典型的“重复购买客户”。的确,第一次购买(包括付费加入你的会员体系)是最难的,有趣的是,随着购买次数的增加,他成为超级用户的可能性就越大:
研究显示,在第一次购买后,消费者有27%的概率会再次回到你的店铺;完成第二次购买后,他会有45%的概率购买第三次,当他完成第三次购买后会有54%的概率再次购买。
超级用户/超级会员是非常典型的“重复购买客户”。的确,第一次购买(包括付费加入你的会员体系)是最难的,有趣的是,随着购买次数的增加,他成为超级用户的可能性就越大:
研究显示,在第一次购买后,消费者有27%的概率会再次回到你的店铺;完成第二次购买后,他会有45%的概率购买第三次,当他完成第三次购买后会有54%的概率再次购买。
不要以为只有边际成本为0的网络课程才能这么玩,事实上很多产品也是这么玩的,大逻辑是通过流量型产品吸引客户,再通过利润型产品赚钱。
当然,在实践过程中,流量型产品就可能有好几种,高频刚需海量的产品可以做流量型产品,刚需低复购产品也可以是流量产品。
以这种刚需、低复购商品为例,这种商品一般是很有吸引力的爆品,可以每个月做一次,直接放低价,让消费者和你产生连接,但又不会只买这一种,避免纯被薅羊毛。然后通过免费赠送商品加深和消费者连接,再通过裂变品刺激消费者二次消费和转发裂变,进而提供利润型商品赚取利润,以及专属/定制产品强化消费者连接,提升忠诚度。
如果用数据说话,这一切就变成了:企业更容易把商品卖给“重复客户(老客户)”,Adobe的数据显示,老客户的转化率是首次购物者的9倍。与此同时,这些老客户不仅转化率更高,他们订单的平均价值也越来越高。
换个说法,产品领域有个“海盗模型”叫做“AARRR”,也就是客户获取(Acquisition)、客户激活(Activation)、客户留存(Retention)、客户购买(Revenue)和客户裂变(Referal)。只不过在套用这个模型的时候,不是AARRR,而是AARRRRRR,这里第一个R依然是留存,最后一个R依然是裂变,但是中间是多次消费(Revenue)。
来自RJ Metrics的研究显示,企业Top10%客户每笔订单是最底层10%消费者的3倍,而Top1%消费者的订单金额是最底层1%消费者的5倍。所以随着一步一步的销售升级,一次一次的产品升级,私域流量运营团队就筛选出了自己的“老客户”、“超级用户”,这一点非常值得传统实体零售企业参考。
如何用好“超级用户”
通过数据,很容易找到消费能力强大、消费频次高的“超级用户”。
贝恩的研究显示,随着购买次数的增加,顾客就会向更多人推荐,因为他自己每一次的购买都伴随着对企业的更加满意,所以他们也就愿意进行积极的推荐。同时,购物者在10次购买后,比起第一次购买的顾客,他们的转介绍客户数会多1倍。
因此,超级用户们也就成了转介绍的“种子用户”,此时,私域流量运营就进入了全新阶段。
这里,超级用户可以分为两种,第一种是ARPU值型超级用户,第二类是GMV型超级用户,他们的“私域流量运营”逻辑并不相同。
ARPU型超级用户
对于APRU型超级用户来说,他们的特征是总消费额非常高,对企业非常忠诚,会把更多的消费放在企业。一般来说,这类客户很容易被筛选出来,但是,只通过更高级的会员卡、会员积分来服务他们,就是暴殄天物了。
想要真正应用好这个群体,还有一项工作,那就是发掘“产品专家”。
产品专家是一群对某个产品(品类)异常了解、有超高热情的人群。比如我有一位朋友对做饭非常痴迷,家里有各种各样的锅,她认为不同得食物要用不同得锅来做,甚至“看着这些锅,心里就充满了舒畅”――她在“锅”的购买量、购买频次就远远超过其他用户,这就是一种高ARPU值的体现。
这时候如果企业能通过数据找到这个“异常点”,和她合作,帮助她进化为意见领袖,让他在会员活动中进行展现,进行直播,其实完全可以把她的专长货币化,帮她建立私域流量(这类私域流量类似于国外提到的“品牌社群”,Brand Community),帮她运营私域流量,对企业的销售也是有好处的(锅、食材等相关)――如果你实在不明白,那么你可以把这些ARPU型超级用户当成你的“超级团长”。
GMV型超级用户
第二类超级用户是“GMV型”的,这类用户本人的消费量一般比较正常,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自己对外界的影响,让更多人进行购买,这就是所谓的KOL/KOC、微商、明星等,本质上是一群有自己私域流量的用户,企业的核心就是帮他变现他的私域流量。
总结一下,从公域流量获取流量很重要――这个公域流量可以是淘宝、抖音/快手、拼多多、京东,其实也可以是线下商圈。
重要的是,当这些公域流量变成私域流量后,你能否通过产品激活他们,很多企业的私域流量都是死的!然后找出对你认可的、消费次数多的用户,找到有成为ARPU型超级用户,帮他建立私域流量,进而实现变现;再找到GMV型超级用户,帮他们直接变现既有的私域流量,这才是真正的经营之道。
本质上,私域流量就是会员体系,这两个是一回事,只不过你没有从数据中发现价值,只不过你没有好的商品/服务来承载消费需求、赋能消费者。



【本站声明】
1、本网站发布的该篇文章,目的在于分享知识及传递、交流相关信息,以便您学习或了解相关知识,请您不要用于其他用途;
2、该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标、标识的商品/服务并非来源于本网站,更非本网站提供,与本网站无关,系他人的商品或服务,本网站对于该类商标、标识/服务不拥有任何权利,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或担保;
3、本网站不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内容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可靠性负责,仅系客观性描述,如需要详细了解该类商品/服务,请您与该类商品/服务的提供者联系;若本网站内容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,请 点击这里>>
猜你喜欢
-
现在开网店还能赚到钱吗,京东淘宝拼多多选哪个?
电商是现在最为火热的一个行业,因为每天在网上购物的人非常多。国内比较火比较有人气的电商平台是淘宝、京东和拼多多,这三个平台,我们在选择哪个来开店更好呢?一、哪个...
-
私域流量1.0、2.0、3.0的区别是什么
随着消费升级,5G的普及,私域流量也步入3.0时代,随之零售行业也出现了重大变化,再加上今年特殊的市场环境,由数据显示,疫情期间,超80%以上的商场暂停营业,近...
-
社交裂变分销和传销的区别是什么?
裂变概括来说,按生物学来说是细胞核的裂变,由一个裂变成2个,2个裂变成4个,现在很多做公众号的人都面临着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,"用户关注量少",这个的解决方法是...
-
什么是电商POP开店模式?POP模式优势是什么?
最近各大独立站都纷纷开始做起了开放平台,好像说自营+POP是必然的趋势。首先,我们来盘点下POP(开放平台)这种模式有什么好处: 1. 拥有丰富的SKU。商家自...
-
小红书《社区公约》意味着什么?
如果将内容平台比作一个舞台,一个广场,小红书可能更像一座城市,一个小区。 城市里的居民怎么生活,彼此间怎么交流,对这座城市的依赖、喜爱与认可,都会影响到这个内容...